【二十四节气之秋分】天凉好个秋
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6-25 09:34:04
  • |
  • 作者:远安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51次

秋分由来

每年的9月23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,进入“秋分”节气。“秋分”与“春分”一样,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。

image.png?v=1757814674586

按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云:“秋分者,阴阳相伴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“秋分”的意思有二:

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,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,平分了秋季。

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,各12小时。此日同“春分”日一样,“秋分”日,阳光几乎直射赤道,此日后,阳光直射位置南移,北半球昼短夜长。

image.png?v=1757814674586

始于希望,结于丰盈,从播种开始的期盼,到颗粒归仓的喜悦,是秋天对人们勤劳耕耘的犒赏。

今日秋分,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,让我们与大自然平分一场秋色,致敬所有辛勤的劳动者!


秋分习俗

01放风筝

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。尤其是秋分当天。甚至大人们也参与。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,鲢鱼风筝,眯蛾风筝,雷公虫风筝,月儿光风筝,其大者有两米高,小的也有二、三尺。

image.png?v=1757814674586


02候南极星

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祥瑞的象征。因而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早晨,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。

因为我国生活在北半球,因而南极星(也称“南极仙翁或老人星”)南极仙翁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,且一闪而逝,极难见到,春分过后,更是完全看不到。

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,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,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。因为他主寿,所以又叫“寿星”。

image.png?v=1757814674586


03祭月

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。古人认为,一年四季变换寒暑交替是因为天地间有着阴阳二气,而秋分这一天正是阴阳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。因此,秋分这一天要祭月。

晚上,在院子里月光最好的地方供上香案,摆上瓜果和月饼,再在香炉里点好香,对月跪拜。之后,一家人围坐在桌旁,开始分吃月饼。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祭月节而来。

image.png?v=1757814674586


04送秋牛

秋分随之即到,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。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,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,名曰"秋牛图"。

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,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,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,见啥说啥,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。言词虽随口而出,却句句有韵动听。俗称"说秋",说秋人便叫"秋官"。

image.png?v=1757814674586



秋分诗词


咏廿四气诗·秋分八月中

唐·元稹

琴弹南吕调,风色已高清。

云散飘颻影,雷收振怒声。

乾坤能静肃,寒暑喜均平。

忽见新来雁,人心敢不惊?



登高

唐·杜甫

风急天高猿啸哀,

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
无边落木萧萧下,

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
万里悲秋常作客,

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
艰难苦恨繁霜鬓,

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


山居秋暝

唐·王维
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
image.png?v=17578146745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