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孔子诞辰2574周年】纪念孔子·弘扬国学
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6-26 08:25:48
  • |
  • 作者:远安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51次

纪念孔子·弘扬国学

image.png?v=1757814621154

2023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4周年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被世人尊为“万世师表”,是全天下教师的典范。


至圣先师——孔子

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,名丘,字仲尼,出生于鲁国陬邑,今居山东省曲阜市,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,大教育家。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。被尊称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万世师表,位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。


纵观千年历史长河,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无数,而真正能与孔子比肩的寥寥无几。孔子的伟大,借用宋、明时代儒者的一句话:“天不生仲尼,万古长如夜”。就是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孔子出生,它将永远黑暗。孔子出生后,这世界才有了光。


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出自儒家经典学说的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等语句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。几千年来,始终成为国家民族文化的核心。


孔子是最当之无愧的“至圣先师”。至圣——中国民族理想人生之最高标准;先师——中国民族教育方针之最高启迪。

image.png?v=1757814621154



半部论语治天下

image.png?v=1757814621154

《论语》这部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,成书于战国初年,由他的弟子们编订,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。全书共二十篇,五百五十一章,约一万五千多字。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,伦理思想,道德观念,教育原则,及美学思想。


书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,或简单应答,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,侃侃而谈、富于变化、娓娓动人,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。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,成了中国社会的《圣经》,大到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小到个人的待人接物、一言一行、都在它的规范之中。


明太祖朱元璋将它钦定为科举必读之书,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,这一至理名言,千古流传,经久不衰。



重温先贤智慧

image.png?v=1757814621154

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大意:孔子说:“只是读书,却不思考,就会迷惑而无所得;只是空想,却不读书,就会缺乏信心。”


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

大意:孔子说:“(把所见所闻的)默默地记在心里,努力学习而不厌弃,教导别人而不疲倦,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?”


子曰:“君子欲讷于言,而敏于行。”(《论语·里仁》)

大意:孔子说:“君子言语上要谨慎迟钝,行动上要勤快敏捷。”


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大意:孔子说:“信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,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,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。”


子曰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

大意:孔子说:“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就不要强加给别人。”


子曰:“不患人不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(《论语·学而》)

大意:孔子说:“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,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。”


孔子一生坚守教育事业,被后世称之为“至圣先师”,奉为“万世师表”,成为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,他的思想至今仍能发人深思。

image.png?v=17578146211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