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二十四节气之处暑】未觉夏已尽,时至已新秋
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9-04 15:27:21
  • |
  • 作者:远安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45次

image.png?v=1757808777812


处暑节气|来源

image.png?v=1757808777812

image.png?v=1757808777812
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时至处暑,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“三暑”之“末暑”,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。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,如吃鸭子、放河灯、开渔节、煎药茶、拜土地公等。     


处暑节气|三候

image.png?v=1757808777812


一候鹰乃祭鸟

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,并将捕获的鸟类摆放在地面上慢慢享用,类似于陈列祭祀。


二候天地始肃

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,预示着深秋的来临。


三候禾乃登

禾,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类农作物的总称,登有成熟的意思,到了处暑节气,秋收开始,慢慢开始积蓄粮食了。


处暑节气|习俗


1、吃鸭子

“七月半鸭,八月半芋”,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。处暑这天,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,而江苏地区,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,正所谓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。

image.png?v=1757808777812


2、放河灯

河灯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。处暑前后,民间会有庆赞“中元”的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,在水中放河灯,任其漂流,悼念逝者,祈保平安。

image.png?v=1757808777812



3、开渔节

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,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,欢送渔民出海,期盼渔业丰收。“开渔节”不仅有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,还开展各种文化、旅游、经贸活动,吸引了无数海内外客商、游客前往。

image.png?v=1757808777812


处暑节气|诗词

image.png?v=1757808777812


《早秋曲江感怀》

唐 ·白居易

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。

池上秋又来,荷花半成子。

朱颜易销歇,白日无穷已。

人寿不如山,年光急于水。

青芜与红蓼,岁岁秋相似。

去年此悲秋,今秋复来此。


《处暑后风雨》

宋·仇远

疾风驱急雨,残暑扫除空。

因识炎凉态,都来顷刻中。

纸窗嫌有隙,纨扇笑无功。

儿读秋声赋,令人忆醉翁。


《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》

宋·王之道

大旱弥千里,群心迫望霓。

檐声闻夜溜,山气见朝隮。

处暑余三日,高原满一犁。

我来何所喜,焦槁免无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