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,因此也叫“八一”建军节。1927年的“八一”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,宣告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。202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。
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,远小图精选多部经典著作,从历史深处的烽火硝烟到和平年代的英雄坚守,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感受革命先辈的热血豪情,领悟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密码,并致敬不同时代的英雄精神。
01 回望烽火征程:解码胜利之源
1、《热血长城:写给年轻人的解放军史》作者:徐焰
无论面对外敌入侵,还是天灾人祸,中国人民解放军都会第一时间冲到前线,将百姓护在身后。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铮铮铁骨和坚强斗志?在本书中,国防大学徐焰教授本着让年轻一代读懂老一代人的“初心”,为我们展示了鲜活的、令人惊心动魄的军史、战史。徐焰教授不仅写出了一段历史,更写出了一种精神。正是这种精神让曾经积贫积弱、任人宰割的落后农业国,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主、走上繁荣之路的强大国家。
作者:熊诚
本书以长篇历史小说形式,全景再现1927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艰辛历程,聚焦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、广州起义及井冈山会师等重大事件,通过叶挺独立团诞生、三湾改编、古田会议等关键节点,解答”为何建军”“如何建军”“建何军队”三大核心命题,凸显“党指挥枪”的建军原则。
作者:罗平汉
全书以历史为序,从十三个不同侧面梳理了政治上、组织上、军事上国民党败退、共产党胜利的深层原因。作者在四年战争的历史脉络上,揭示了毛泽东胜出蒋介石、共产党必胜国民党、解放军必然战胜国民党军队的关键因素和根源,阐发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始终是想百姓之所想、急百姓之所急、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胜利之因,最终“得民心者得天下”之理。
02 致敬时代英雄:传承英雄精神
1、《谁是最可爱的人:和平年代的英雄精神》作者:杨朝晖
本书聚焦非战争时期军人群体,通过汶川抗震、航母建设、边疆守卫等真实事件,展现当代军人以血肉之躯扛起使命的担当精神。在生死考验与平凡坚守中,延续"最可爱的人"的精神内核,诠释和平年代"英雄"的深刻内涵——忠诚、奉献与无声的牺牲。
作者:张首伟,欧阳治民
本书是一部记录“最美奋斗者”“排雷英雄战士”“八一勋章”获得者杜富国成长历程的报告文学作品,再现了杜富国参军入伍以血性和汗水练就“雷神”过硬本领,生死雷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保护战友,失去双手双眼,康复路上不畏艰难勇于追梦的奋斗足迹,诠释了“你退后,让我来”的英雄主义精神。
作者:寒青
本书讲述了平民英雄张富清尘封的鲜活故事,展现了老英雄璀璨的人性光辉,书写时代楷模令人折服的传奇。全书运用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一些元素,语言生动深刻,精准地描绘出张富清一生的英雄本色,读来荡气回肠。
03 重温红色经典:感悟初心使命
1、《远去的白马》作者:朱秀海
这是一部书写东北解放的壮丽史诗,更是弘扬“初心”和“使命”精神的英雄颂歌,也是军旅作家朱秀海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献礼力作。小说从一个支前女英雄的独特视角去透视战争和历史,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其残酷和温柔的不同侧面,塑造了赵秀英、姜团长、千秋、刘抗敌等个性鲜明的传奇英雄群像。
作者:杨沫
《青春之歌》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。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,展现了从“九一八”到“一二·九”这个历史时期,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,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,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,真实、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。
作者:宋之的
作者宋之的从爆发八一起义的英雄之城南昌出发,历经井冈山、中央革命根据地、五岭、遵义、金沙江、大渡河……在和平年代,重走万里征程,忠实记录所见所闻,探访亲历者,一起追忆长征往事。